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有關白衣說法



《法苑珠林》
佛涅槃後當有五亂:
 一者、當來比丘,從白衣學法,世之一亂。
 二者、白衣上坐,比丘處下,世之二亂。
 三者、比丘說法,不行承受;白衣說法,以為無上,世之三亂。
 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現在,於世間以為真道諦,佛法正典自為不明,詐偽為信,世之四亂。
五者、當來比丘,畜養妻子、奴僕治生,但共諍訟,不承佛教,世之五亂。
世之五亂,今時屢見無識白衣,觸事不閑,詐為知法;房室不捨,然為師範,愚癡俗人,以用指南,虛棄功夫,終勤無益,未來生世,猶不免獄。故《智度論》云:「有其盲人,自不見道,妄言見道,引他五百盲人,並墮糞坑,自處長津,焉能救溺!」
————————————————————
梵網經合註(蕅益大師):
(節錄一)
問。比丘不得禮白衣者。何故維摩經中。新學比丘禮居士足。 
答。此是古佛化現。為欲浚發大教。偶示彈斥。且入三昧。令識宿命。豁然還得本心。故不得不破格禮足。非可援為常例。又如蕭梁之時。有傅大士。乃是彌勒現身。亦非餘諸凡聖所得藉口。今但當以給孤為式。是故白衣說法。此誠無過。亦非佛法衰兆。倘稱白衣為師。則大成非法。真衰相矣。

(節錄二)經: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應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蕅益大師: 
高座者。以高卑言。上坐者。以上下言。不如法說。謂不順說法儀式。非謂顛倒謬說也。
  此是遮業。三緣成罪。一不如法。二不如法想。三正說法。若為名利。是染汙犯。若忘誤。非染汙犯。又此且據坐言。若准律中。則人臥己坐。不得為說。人坐己立。人在座。己在非座。人在高坐。己在下座。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人在高經行處。己在下經行處。人在道。己在非道。皆不得為說。又衣纏頸者。覆頭者。裹頭者。叉腰者。著革屣者。著木屐者。騎乘者。持杖者。持劍者。持矛者。持刀者。持蓋者。皆不得為說。惟除為病人說法。一切不犯。
  七眾同犯。以沙彌等。亦許登高座故。以白衣說一句一偈義。亦應如法故。又善生經云。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輙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亦此兼制。 
 大小乘俱制。
  開遮者。僧祇律云。若比丘為塔事僧事。詣王及地主時。彼言。比丘為我說法。不得語令起。恐生疑故。若邊有立人者。即作意為立人說。王雖聽。比丘無罪。又比丘患眼。前人捉杖牽前。為說無罪。又比丘在怖畏險道時。防衛人言。尊者為我說法。雖持刀杖。為說無罪。
  果報者。不如法。則令彼此皆招慢法之罪。如法。則令彼此皆有敬法之益。
  觀解者。坐法空座。乃名如法。
  懺悔者。事不如法。用作法。理不如法。用無生。
  修證者。初果以上。事常如法。別地圓住。理常如法。
  性惡者。依正剎塵。俱說俱聽。更何高下。
————————————————————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善生經):
 第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蕅益大師:
給孤長者。每為新學比丘教讀說法。然必先禮比丘足已。然後授法。不以師禮自居。又是僧聽教授。方敢為之。不敢輒自作也。
————————————————————
針對白衣可能有過失的部份:
一,白衣說法,未經僧寶認可。
 二,白衣說法,以白衣為師。
 三,白衣上坐,僧寶居下。

按:

而針對白衣而言,白衣不如法說法,犯輕垢罪(失意罪),可悔。
但最大的過患,應如《法苑珠林》所云:今時屢見無識白衣,觸事不閑,詐為知法;房室不捨,然為師範,愚癡俗人,以用指南,虛棄功夫,終勤無益,未來生世,猶不免獄。故《智度論》云:「有其盲人,自不見道,妄言見道,引他五百盲人,並墮糞坑,自處長津,焉能救溺!」

據此,是我們不碰觸【說法】,只轉貼開示文章的原因。

補充: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 復張汝釗居士書云(節錄):
 前月霞法師講華嚴,又請一老儒教國文,又請一講說文者講字義,光聞之頗不謂然。經非文乎。註非文乎。終日看經閱註,不足為行文之方法乎。後未及一年,以用度太多而散,遂移至杭州海潮寺。彼有信令曾學者來學,光因以此意為彼說。汝謂白衣為比丘尼師,及講解戒律,或有與佛制衝突處。但不自居師位,以作同學,互相研究,則絕無妨礙。然須敦實行,勿徒以學文字為事。文字是附身之用,德行是為人之本。況彼等皆非幼年,倘以竺居士所設國學國文為主旨,則是普通學堂之章程,非修持學堂之根本。彼於此事不甚明了,當以光言為彼說之,彼必不至不以為然也。以後凡有求作傳記者,當以誓不為人作傳辭。否則好名而惡實者,日求作傳,以期一死即作高僧。便成以假為真,令人謂真者亦是假造。則佛法之一敗塗地,皆此種聰明人之所致也。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述而不作話念佛 大安法師


述而不作話念佛(一)
大安法師

記者:
我們這些眾生是迷惑顛倒、無明障重、有很多的邪知邪見。您認為在當今社會中,作為法師應該怎樣去引導當代年輕人,樹立比較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請法師給我們重點開示一下。

大安法師:
學佛,在八正道裡面,首先要有正見。知見的問題,是我們學佛,邁好第一步的先決前提。作為弘揚佛法的法師來說,那首先自己要把知見擺正。但一談到知見問題,它確實是很困難的事情。

對宇宙人生的這種實相的把握,實際上,也唯有佛菩薩,才能夠以他們的現量親證來把握、來發現這個真理。我們一般人如果在心意識邏輯範疇內琢磨的話,都是越推越遠,南轅北轍。

所以建立正確的知見,還是要以信心作為前導,解行並進,然後去深入經藏,理解佛經的如來真實義。當然,如來真實義就象浩瀚的大海一樣。這種理解的程度也有淺深的不同。但,無論是淺深不同,但它就好象這個容器舀出來的水,應該是大海裡的水,它有鹹味,等同一味的,不能是其他味道的水;或者說,它是兌了很多水的牛奶,但它最終也有點牛奶的味道,不是其他的味道,就是不能變味。

所以這個過程,都應該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這個態度實際上也是孔子治學的態度——述而不作。“述”就是“主述”聖人的教化,“作”這個事情是聖人的事情,“述”是賢人的事情。

我們這個時代的弘法人員,大多數也都是凡夫的身份,不是聖者的身份。所以他如果不能認知這一點,他要去作,就是他要去造作,他要去建立一套自己的東西,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我們強調一個法師,在這個時代,一定要老實地給自己定位,那就是“述而不作”。

這樣,我們就能夠把如來真實義,傳達出來、轉述出來,也讓眾生建立這樣的一個佛法這樣的正確的參照系。從中,就是我們說是個“轉凡夫的知見為佛的知見”。

這在佛門裡面,就用“轉法 輪”的這樣的一個比喻。佛是把自己的證悟的真理,轉到眾生的心裡去。

但,往往還是有一個風險,我們一般的人去看佛經,佛經是由清淨心流現的、智慧的名文。文字般若是從實相般若裡面出來的。那實相般若、文字般若都是清淨的,離開生滅的心顯現出來的。那麼,我們凡夫眾生以生滅心來猜度如來真實義,這個不生滅的智慧都成了生滅的情識了。它又會出現這樣的風險。

那怎麼辦呢?還得要借助那些有深刻證悟的、這些祖師的言教,來作輔助。比如我們在淨土宗的弘揚當中,我們就把淨土宗歷代祖師的著作,也以“述而不作”的方式,表現出來。

所以,由此你看我們東林寺的弘揚佛法的宗旨,就是以“淨土聖言量”與中國十三代祖師的理論作為參照系。就是把“主線”和“輔線”建立起來之後,配合“解行並進”。我們凡夫眾生由於我們分別煩惱太重,雖然沒有智慧,但是如來的智慧我們是本具的。

那怎麼把我們本有的這種智慧顯發出來呢?還是要去念佛,只要在我們的生滅心裡面,安頓一句萬德洪名,就能轉凡夫的知見為佛的知見。你可能開始對佛經、佛理一點都不了解,但你念佛念久了,至誠懇切了,就會暗合道妙、曉悟無生。

慢慢我們的知見就會趨向於佛的正見,佛的正見實際上就是大乘的中道的正見。首先是親悟到諸法的空性,然後從空產生的妙有,這個空有不二的這樣的一個知見,就是正確的。




述而不作話念佛(二)
大安法師

記者:
您剛才談到十三位淨土宗祖師。那也許這十三位祖師在弘揚淨土的層面上各有側重。當代很多講經的法師都很推崇印光大師,特別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被譽為“當代的修行人是最應該要奉持的”。那請問法師,這是怎麼樣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呢?



大安法師:
十三代祖師從東晉的慧遠大師,唐代的善導大師,宋代的行策大師,宋、明、清到民國。應該說是和時代的背景有很深的關係。

比如說,善導大師的思想,他是比較強調,從淨土宗的核心——“信願”單刀直入,其他的就談的很少。

善導大師是出現在隋末唐初,也是中國佛教非常成熟的一段時間,實際也也是中國社會整個的政治經濟文化比較鼎盛的一個時期。鼎盛的時候說明那個時代的眾生福 報比較大、智慧比較深、民心很淳樸。所以,他們對這樣不可思議的淨土法門產生信心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雖然那時候生活水平很高,但是那個時代的眾生都有強 烈的出離心、對西方極樂世界有向往之心。

所以,善導大師的著作以及他在那個時代弘揚的力度的普及面,已經能夠到達“家家阿彌陀佛”的程度了。

那麼,以後像這個“永明延壽大師”、“蓮池大師”,包括“蕅益大師”,“徹悟大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中國從唐代以來,就比較注重禪宗了。宗門教下成了中國佛教的主流,淨土宗成了比較“附帶型”這樣的法門。

這樣,就使得怎麼樣使宗門教下的人來重視淨土、來修行淨土,變成了一個時代的問題,就必然導致淨土宗的住持他一定要對宗門教下要通達。如果他不能通達,他就很難吸引那些人過來,所以永明延壽大師他所示現的,又是禪宗的祖師,又是淨土宗的祖師。

像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包括徹悟大師,他們都是先在禪宗開悟了,然後再來單提淨土。這些都是和他的時代背景有很深切的關系。

那由此來看待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他的修學特點,有點像善導大師——專修專弘。他沒有去涉及宗門教下。一出家就是念佛,一句名號念了六十年,成就了一代祖師。印光大師他生活的時代跟我們這個時代比較接近,而且時代價值背景也比較接近。

在清末民國年間,也是中國整個的文化政治急劇動蕩的這麼一個年代,中華民族比較苦難的時期。面臨的問題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質疑、甚至受到了一種排 斥、邊緣化。二十世紀初的中國一批知識分子只要有點名氣的,都是反傳統文化;越是反傳統文化,他們就會推崇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借助著政治和經濟的強勢,對 全世界進行了滲透。中國這批知識分子在尋找救亡求存的道路之時,就是把西方文化推崇得很快,對本土文化基本上就是一種拋棄的態度。

所以印光大師就是生活在這個時候,他作為一個佛教的大德,要力挽狂瀾,要保住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資本。所以面對著那種儒家和佛家都被邊緣化的情況,這兩種要並重地去衡量。

當有人提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吃人的歷史的時候,那麼印光大師在談我們中國的道統,堯舜湯武,孔子,孟子,這套東西,就是我們的文化的根。乃至於對“君主制度是為封建制度”,你也不能一概地去對它完全的否定。

就在那些革命者打倒孔家店之後,整個的這種道德感,中國儒家文化的道德也被打倒了。而儒、佛的存在是唇齒相依的,沒有儒家,佛教也就岌岌可危。

所以,印祖的那個時代,他應那個時代的一種背景,強調儒佛共存。如,在世間的善法當中,提倡儒家文化;在出世間、在解脫道當中,他推出“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說,作為他一生自行化他的這種宗旨。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實際上是印祖那個時代的一個延續,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民國年代還有一些傳統文化的根基,還沒有完全受到動搖,特別是廣大的民間,在農村基本上還是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

建國以後,我們基本上從上到下,就跟傳統文化隔離開。這種隔離就導致了西方文化長驅直入。由此來看到,我們這個時代,一定要在淨土宗的弘揚當中,走印光大師這條道路,而且在提倡儒家文化方面,還要加大力度。



述而不作話念佛(三)
大安法師

記者:
當代國人學習儒家文化為前提,很重要、很必要。但是我們又觀察到一個現像,我們也不知道這個現象對和錯,不敢妄加評論。所以很想由師父開示一下。那就是 ——有相當數量的同修認為,往生淨土的條件,它的前提就是你必須要做一個好人,你必須要先做到弟子規的要求,成為一個合格的人以後,才有資格能夠往生西方 極樂。同修們還引經據典,比如講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如果不能作為一個“人”,那更不可能作一個“善人”,那怎麼可能有資格和這些“上善人”聚會在一起?所以請師父慈悲開示,您 怎麼樣看待這樣一個現象?



大安法師:
作為一個淨業行人,他應該要盡量去做“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世間的善就包含著儒家文化的核心在裡面了。這是作為佛 教徒應該去做的一個事情。但如果要談到往生的條件的話,它就有淨土法門特別的一個解釋方式。往生淨土的條件,不在於你行為是善或惡,完全是在於你對淨土法 門有否信心、對阿彌陀佛有否信心。

一切眾生雖然你表面行為上看他是善一點,是惡一點,但是他都從自性理體來說都有佛性,都有如來智慧德相。就在這一點,阿彌陀佛實施的名號,往生淨土一法是從大平等的這種理體當時實施的。

所以,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千萬不能說,你要學到弟子規,做好一個善人才能往生,這完全就跟聖言量相違背了。聖言量告訴我們,你哪怕是造作了五逆十惡,即將要下地獄的罪人,你只要臨命終時相信了這句名號,至心念佛,十聲乃至一聲,都能往生。

佛家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和惡這樣一個形態,就在一念當中轉化。雖然他以前造作了很多行為上的惡業,他是一個惡人。但是當下他至誠念佛的這一剎那,他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他就完全有資格和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是這樣去理解。

反之,你一個學好弟子規的人,學得很好,五戒十善也修的很好,甚至四禪八定都很好,但是對這個法門不相信,對不可思議的阿彌陀佛的救度他不感興趣,他也往生不了。

所以《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講,善男子,善女人,是指有信心的人,為善男子,善女人。哪怕五逆十惡,他也是善男子,善女人。


述而不作話念佛(四)
大安法師

記者:
法師的說法,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都很歡喜。謝謝大安師。

但我們如果從福德資糧來考慮這個問題,修這種人天的善,對於我們培養往生淨土的福德資糧,是不是有直接的關係?



大安法師:
是間接的關係,不能談直接的關係。直接的關係就是你念這句名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國”,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實際上,你念這句名號,就是福中之福;念這句名號,就是善中之善。不在這個名號之外,去談福德和善的問題。所以,世間這個福善可以修。

修是為什麼?一方面是佛教徒應有的行為規範,他應該要按照儒家聖人和佛教的五戒去做。他通過這種修福,福積得厚了,他就會有一定的慧——智慧。這個“慧”產生之後,他就直接表現在淨土法門,就會產生信心。是這麼一個間接的關係。

直接單刀直入的,你就是“信願持名”,就是福中之福、善中之善,這就是多福德多善根,殊勝的因緣就能借助這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述而不作話念佛(五)
大安法師

記者:
那現代有很多淨土宗的行人可能對於淨土宗會有個漸信的過程。那我們如何能夠,把這種漸信變成一種質的超越,形成一種真信切願。這裡面有沒有一個次第,請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願”的有三願——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實際上就把這個頓信和漸信的幾種不同的根基,給我們展示出來了。

十八願就是直接從信心下手,得到往生的安心:若我作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就很慈悲, 你只要至心信樂,欲生,就是信願。這種信願非常結實。那麼,你在行持上,你乃至十聲、十念,十念是包括平時,你就每天念十聲,那麼好,你決定往生。

這聖言量,它非常不可思議的。一般人他相信不了,哪這麼容易呀?哪這麼簡單呀?哎,就是這麼容易,就是這麼簡單!因為阿彌陀佛太慈悲了,他不給我們往生設任何條件,是無條件讓我們往生,門檻極低。

你再看第十九願。它在信心上好像沒有那麼單刀直入,但裡面充滿信心。十九願將行為提得很高,你要發菩提心,你要廣修眾德之本。然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及諸 聖眾現在其前,來接引他往生。這樣,他對於那些發了大菩提心,弘法利生,作如來使者,去做種種度化眾生的佛事。他把這一些只要回向,那麼他決定往生。

那到了第二十願。能夠聽聞到我名號,能夠繫念我國,能夠種植德本。這裡面有相信,但是,又好像覺得自己要做功夫,要憑著功夫往生。所以這就是對他力有點相信,但是又怕他力靠不住,又要靠點自己的力量,自他二力並進,來修。

如果說十八願是完全靠他力的話,那麼二十願就是講“自他二力”,我也要努力,是這樣的。所以,阿彌陀佛實施大願是要普利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根基,他有種種的差異,你不能以一種東西來涵蓋一切。所以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漸信的人他也能往生。

對於往生,比如有很多人說,往生一定臨命終時,這一念要在阿彌陀佛上,不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這句話我們常常討論,也常常提問到我這裡來。這就是眾生 根基不一,第二十願這樣根基的人,他就是希望,我臨命終的時候,最後一念是在阿彌陀佛上,我就有保證往生,如果不在阿彌陀佛上,我就拿不准。

啊,那對這個我們也要告訴他,我們要提倡你功夫,盡量多念,念得很成熟,最後臨命終你這一念就在阿彌陀佛上,當然很好,那決定往生,而且品位也比較高!

但是,這種根基的人,包括這種說法的人,絕對謹防你再往前邁一步了,你再往前邁一步,就成了謬誤了。你不能說臨終這一念不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這句話是不能隨便說的。

臨命終這一念不在阿彌陀佛名號上,那要仔細辨思:如果他平時沒有信願持名,那當然他不能往生;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他平時誠敬信願持名,乃至一晝夜,這種人,他還是可以往生的。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承諾,是一種保證。

我們很多人,對於淨土法門,大部分都是漸信的過程。他開始半信半疑,慢慢是多信少疑。你說他一點懷疑都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這種人很少。他雖然是夾雜著懷疑,但是他還願意去,他還願意念,他也可以去。那邊地疑城就是為這樣的眾生來施設的嘛。



記者:
阿彌陀佛真是大慈悲父,把眾生觀得很清楚。每一個願是應對不同根基的眾生而施設的。所以我們可能在建立這樣信心的時候不能去隨便去施加自己的這樣一個條件。那這裡面有沒有往生的底線呢?



大安法師:
乃至十念,這不是底線嗎?



記者:
那乃至十念是不是建立在“深信”的基礎上呢?



大安法師:
是呀。有前提——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就是底線,它的上線就是“盡形壽”。還有底線,比如說,下輩往生,具足信願之後,要十日十夜 來念佛;然後又說——齋戒清淨,乃至一日一夜,阿彌陀佛,臨命終也會來接引。所以這個“乃至”就是底線。我們東林寺施設一個月一次的晝夜念佛,就是讓大家 在這個“底線”得到一個往生的保證。


述而不作話念佛(六)
大安法師

記者:
阿彌陀佛。那今天就著這個機會,請您更精要的,把念佛的原理和方法,再給我們重點闡述一下最核心的要義。



大安法師:
我們談原理和方法,是從《觀經》裡面引申出來的。就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 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我們讀的是在“真身觀”裡面的一段經文。它是闡述了淨土念佛包括了四種念佛共有的一個最高的理旨。

它在告訴我們一樁什麼事情呢?

實際上,它裡面揭示了一個法界的奧秘。是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親證的一個真理。

告訴我們,諸佛如來,在這裡就是表達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十方諸佛的化身。阿彌陀佛是法界身,這個是阿彌陀佛的心是以眾生的心為心。只要有眾生 的地方,阿彌陀佛這個平等的慈悲心都會在。阿彌陀佛的平等慈悲心,是有他的光明、有他的願力。他是承載著四十八大願的這種信息的。這個法身裡面是有著阿彌 陀佛的報身,應化身,他所有的功德。這些所有功德的信息都遍到了我們的念頭裡面,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好,這就告訴我們,我們眾生芥爾一念,當下一念,是有著阿彌陀佛的所有的功德在裡面。那麼這所有的功德,特別是四十八大願,他已經圓滿成就了,已經在,就是他救助我們的福德、智慧、威力都完成了。那就鴻鐘待扣了。而且他在我們的心裡。

為什麼他在我們心裡?因為心佛眾生等無差別;因為我們的心是和阿彌陀佛的心是同體的、是不二的。所以他才能夠遍入得過來。

遍入之後,那我們要干什麼?哦,原來我們的心念裡面,都有著阿彌陀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四十八大願全體的功德,我們的生命是不是很有價值呀,我們就是佛子呀,是不是呀?我們就有成佛的所有的條件那,能量都在這裡呀。

好,所以釋迦牟尼佛很肯定地告訴你,你不要拿這麼一個摩尼寶珠去做造業的事情哦,你要把它做應該做的事情,去做成佛的這樁事情。

那你怎麼成佛呢?你就應當去念佛!你再不要去念五欲六塵,甚至四聖諦十二因緣,你也不要去念,你就專門念這個阿彌陀佛名號。是故汝等,心想佛時,你就這一 念心去想阿彌陀佛、去念阿彌陀佛,那你這個能想能念的心,就具足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所有功德它就用一種他的心相來表達,就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佛的形像。

因為佛的這個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就是佛心的表現、就是佛的一切福德智慧的一種表現。所以,這個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也是我們眾生本具的。借助著阿彌陀佛已經成就的相好光明,帶起了我們的相好光明。

那麼,馬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話是一個畫龍點睛的一筆了。

我們心在作佛,我們當下這一念心,怎麼叫在作佛?我們念佛就是在作佛。那麼,你能念的心,當下你就是佛;他是非常圓頓的。因為你能念的心,是法相理體啊, 法界理體呀;所念的佛號也是法界理體呀,這兩者是可以互動、是可以感應的。我們比喻成“以空映空”、“是水投水”這樣的關係呀。同質同?呀,互動啊。

所以,我們是故“諸佛證遍知,還從心想生。”因為是,阿彌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這樣的佛的智慧,就是說在你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當中顯現出來。那你看看,這是不是念佛的最高的理旨呀。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念佛的最高的理旨、最深刻的理論依據。

如果我這一念,不念阿彌陀佛名號,那就必然要念九法界;
不念聖的法界,就會念凡夫法界;
不念三善道的法界,就會念三惡道的法界;
不念餓鬼畜生法界,就直接念地獄法界。

所以這個念頭的安頓,它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淨土法門告訴我們,我們的念頭一定要安頓在萬德洪名上,它顯現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法界、極樂世界的法界。那麼,這樣的法界的成就,就已經圓滿了。我們只要一念,馬上顯現出來,感應道交。而往生也是從感應道交裡面得以往生的。

怎麼能感得上?怎麼能互動得上?
就是信願持名,不在乎其他的。

剛才講的那個弟子規,你學好弟子規,你學好什麼東西,你還是不能顯現佛的法界;你就是學好弟子規、學好四書,你顯現的是人道法界。所以這點,這個因果的這樣的一個對應法則,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白。

然後它的方法,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所開示的方法。我們建立信願之後,怎麼去念佛?怎麼把這句佛號能夠念得相應,念得有功夫,念得水到渠成?就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從我們的真如法性顯現出來的。

這個六根裡面,我們要“捨識”。捨這個六根的情識,來用它的根性。這個六根之性,它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比如說耳根,為什麼要修耳根?是要返聞聞自性。那個聞性,才是圓通常的,圓真實、常真實、通真實。就是首楞嚴大定的這樣的一個得用。

所以“都攝六根”,我們就再也不用這個“六根”去奔馳在外面的“六塵”了,因為我們凡夫的造業、凡夫的輪轉、凡夫的苦惱,就是每一天“六根”都是面對“六塵”,面對“六塵”產生“六識”,這就是“十八界”,紛紛擾擾,疲勞不堪。

那麼念佛的時候一定要回光返照,“六根”與“六塵”不產生對待的關系,這叫做不偶、不對待。

然後怎麼返念念自性、返聞聞自性?把這個六根都攝在名號上去。六根當中最難攝的一個是“耳根”一個是“意根”。

這時候,平時我們的耳根都是聽外面的聲音,叫音聲塵,音聲之塵。現在你不聽外面聲音,是聽自己什麼?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你這個念佛的聲音,是從心裡流現出 來的、口裡念出來的,耳根再把它聽進去。你這個耳根的“聞性”攝住了,攝住了以後,入流忘所啊:入法性之流,忘音塵之所。這個能所先打破。那麼耳根攝住之 後,耳根怎麼攝住?就是自念自聽。

那第二個,就是意根攝制。我們的意根喜歡往外跑,叫“心猿意馬”啊。現在要用一個缰繩、一個辔頭,把這個意根制住。

意根攝住,怎麼辦呢?這裡可以想個方式,有記數的方式,這些方法都很多。現在印光大師為什麼強調“十念記數”?這種“十念記數法”就是針對意根來施設的。

你給意根派個任務,派什麼任務?讓它記數。你念一句名號的時候,心裡記一,念一句名號,心裡記二,你一邊聽一邊記數。這個記數,如果是意根在記,意地當中 在記,如果這個意識一跑掉之後,你數量就記不下去了。記不下去,你就:哦,我跑了,跑了就會拽回來。所以你能夠一到十,再從一到十,能夠記得清清楚楚。那 你的意根,就用這個記數的木樁子啊,把它綁住了。

這兩者一結合起來,在其他的,像眼根那,你就不要再東張西望了,為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強調,你只能看到你前面的一點啊。你的鼻根,不要聞外面的香味只聞室 內的這樣的味道啊。身根,你在結手印啊。這些其他的四根啊,不攝自攝,都攝住了。這樣的話,那你在攝住了之後,你就好好的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念得 相續,不間斷,這就是淨念相繼。

為什麼?這句名號是清淨的,叫“無生清淨的摩尼寶珠”。我們的念頭放在這個寶珠上,念頭那種染著就會變得清淨,我們的散亂就會變得專一,我們的分別就會變 成平等。這就是“淨念”,“相繼”就是不間斷。這就是“入三摩地,斯為第一”。入三摩地,就是那種“止觀”“定慧”“等慈”的狀態,那樣的狀態呢,這種方 法是最為第一的。

所以,我們就概述,有的時候我們寫對聯就說,這邊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邊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個理論,一個方法。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以對治習氣為念


以對治習氣為念 ●鞭鼓生

 印祖云:「佛堂日課,切實修持,然不可一向專在事相上用功。必須心心念念對治自己習氣毛病,能如是者,方為真念佛人,否則如水泡石頭,絕無心得。」水泡石頭,是什麼樣的景況啊?魚放入水中,可以優游長大。水草泡在水裡,也可以發茂翠綠。而石頭泡在水裡,泡一百年,除了風化毀損外,也還是石頭,它不會變大或起作用。修行,是要脫胎換骨,轉凡成聖,如果沒有如法對症下藥,悠悠忽忽,一天過一天,成了祖師口中「水泡石頭」的景況,那是多麼冤枉啊!

 想想我們有那些習氣要改正去除的呢?其實多著呢!有念佛人,愛生氣,稍不順心,就大小聲,控制不了怒火,而炎炎瞋火,「轟」地一聲,就燒遍了功德林。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反之:「臉上無瞋是供養,口中無瞋出妙香。」炎炎瞋火,正是大家要小心防範的惡習。

 也有念佛人,貪婪成性,不是貪財利,就是貪名望,還有貪吃食,又喜歡處處佔人便宜,處處與人計較。學佛就是學佛菩薩布施佛法,布施錢財,布施歡喜。反之,無法去除貪婪惡習,只會令人望而走避,不想親近。

 還有念佛人,愚癡昏惑,是非不明,理路不通,因此智慧無法開顯。另有念佛人,傲慢自高,處處自以為是,瞧不起人。正是:「我慢山高,法水不入」。有念佛人,則是猜忌多疑,終日心神不寧,無法定心求道。

 這斑斑點點的惡習氣,它們玷汙修行人的心性,阻礙修行人的進步。而貪瞋癡慢疑等惡習,正是牽引眾生編織業網,墜落六道輪轉的紛紜亂絲。所以祖師說,每天要心心念念照見,並切實對治自己習氣毛病才是。否則成了「水泡石頭」,便枉費聽聞佛法的出世因緣。

錄自:明倫月刊432期2013/2、3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印光大師文鈔(增廣正編) 復永嘉某居士書四

印光大師文鈔(增廣正編)
復永嘉某居士書四


復永嘉某居士書四

雲棲大師立法教人,皆從平實處著手。依之修持,千穩萬當。斷不至得少為足,著魔發狂。王耕心入道之要,未能十分明了,便任意操筆,肆開大口,抹煞一切。雖有宏法之心,實任壞法之咎。此皆由不親明眼知識,及反心自問二病所致。心跳惡夢,乃宿世惡業所現之兆。然現境雖有善惡,轉變在乎自己。惡業現而專心念佛,則惡因緣為善因緣。宿世之惡業,翻為今世之導師。惜世人多被業縛,不能轉變。遂成落井下石,苦上加苦矣。(光)以目盲不能看經書字。今夏擬作竭誠方獲實益論,未及半而目力不堪,因茲中止。尚欲冬月專心懺悔宿業,儻能目力稍強,當續成之。又於去年應陳錫周居士修普陀山志。(光)亦以目力祈緩二三年。目明願盡五六年力,將大藏所有觀音事跡,悉分門別類,排成賦式,詳錄本文於下。書成,刻板兩付一存經房,一存本山。俾一切有緣,同沾大士不思議恩。若目仍如舊,則祗可曰命也何如耳。大教東漸,所有派別盛衰,非讀破全藏,一聞即記者,不能。儻率爾而為,不但不足為佛法光,反為佛法辱矣。十往生經,今藏無有不須徧求。集諸經禮懺悔文,西方禮讚等,若偈若文,多是善導觀經四帖疏中之文。若將四帖疏上品往生章註詳看,方知所言觀經,祇舉觀經一句,下即詳釋,非全體盡屬經文。善導觀經四帖疏,中國多年失傳,近方由東瀛請來。金陵刻板。而流傳既久,錯訛甚多。即諸經禮懺悔文,亦屬訛謬不少。四帖疏懺悔文互觀,亦可正其少分。餘者亦有依義可正之處。(光)十年前,曾一再閱而標之。雖未敢必其復彼初出之原。然亦正正者多,而正訛者少,為自信得及耳。他心通有種種不同,且約證道者說。如澍庵無論問何書,即能一一誦得清楚,一字不錯。其人素末讀書,何以如此。以業盡情空,心如明鏡。當無人問時,心中一字亦不可得。及至問者將自己先所閱過者見問,彼雖久而不記,其八識田中,已存納此諸言句之影子。(看佛經亦如此、古人謂一染識神、永為道種、當於此中諦信、)其人以無明錮蔽,了不知覺而此有他心通者,即於彼心識影子中,明明朗朗見之。故能隨問隨誦,一無差錯。即彼問者未見此書,亦能於餘人見者之心識中,為彼誦之。此係以他人之心作己心用。非其心常常有如許多經書記憶不忘也。凡夫不了,將謂有許多奇特。究其實祇是業消慧朗,障盡智圓耳。扶乩多是靈鬼假冒仙佛神聖。鬼之劣者,或無此通力。其優者則能知人心。故能借人之聰明智識而為之。紀文達謂乩多靈鬼假託,余與兄坦然扶乩,余能詩而不能書,余扶則詩詞敏捷,書法潦草,坦然扶則詩詞庸常,書法遒勁。所冒古人,問及集中奧竅,則云年代久遠,不復記憶,故知非真。然此鬼之靈,但能於人現知之心,借而為用。於識田中有,現知中無者。或此義非己所知者,便不能引以示人。其去業盡情空之他心通,實有天淵之遠。但其氣分似之。又恐汝等或為乩教所迷,故不得不引及而并言之。又宋高僧傳載僧緘往王處厚齋。處厚讀文章甚得意。因問讀何文字。處厚言此我中進士策。緘曰,風簷之下,有此從容乎。於囊中取出一編曰,此非汝策乎。處厚視之,即當日原策。處厚曰,此吾後來筆削者。緘曰,吾固知非汝原策也。因問師囊中何以有我此策。緘曰,非但此策,汝自讀書以來,乃至戲頑,一筆一畫,吾囊中一一俱有。處厚驚懼,不敢致問。澍庵但有他心通,未見其有神通。僧緘乃有他心通,而兼有大神通。能將彼心識中所現之書,現出形質以示其人。實非自己囊中存留而取出也。近來上海乩壇大開,其所開示改過遷善,小輪迴,小因果等,皆與世道人心有大裨益。至於說天說佛法,直是胡說。吾等為佛弟子,不可排斥此法,以其有阻人遷善之過。亦不可附贊此法,以其所說佛法,皆屬臆撰,恐致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之愆。(印光)宿多惡業,致今生有目如盲。斷不敢隨情不依理,自誤而誤人。祈斟酌情理而行,則無弊矣。念佛十種利益,謹考淨土指歸集下卷末十種勝利,慈雲懺主謂諸經具說,未知的出何經。或是約義纂集,亦未可知。前數紙中有高聲念佛,誦經及禮佛,皆有十種功德。則標之曰業報差別經。護淨經未檢,容暇時閱之。書面之文,不宜多,祇宜簡而明了。多者當於書皮裏面,或於皮後另印一張。念佛回向,不可偏廢。回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回向祇宜於夜課畢,及日中念佛誦經畢後行之。念佛當從朝至暮不間斷。其心中但具願生之念,即是常時回向。若夫依儀誦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諸大乘經,經經皆令諸眾生直成佛道。但恨人之不誠心念誦,致不得其全益耳。楞嚴五卷末,大勢至菩薩章,乃淨宗最上開示。祇此一章,便可與淨土四經參而為五。豈有文長之畏哉。君子之學為己,乃念念叩己而自省耳。夢覺一如,唯功夫到家者方能。但於覺時操持,久之夢中自能無大走作矣。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印光大師文鈔(增廣正編) 復永嘉某居士書三

印光大師文鈔(增廣正編)
復永嘉某居士書三

彌陀經當依蕅益要解。衷論詮釋,多有任己見,違經旨處,不可依從。佛為九法界眾生說法,豈可以己之智力不能,而遂斷以決無此理。其一日七日之釋,顯是以己量九法界。若如是詮,豈特彌陀一經,不能統攝群機。一代教典之圓頓妙談,皆當以己智不能,而疑為妄語。謗佛謗法謗僧,罪在不原。雖於下根有警發處,然傷其大體,此(印光)不敢勸人受持也。淨土法門,猶如大海。長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證齊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惡者,亦預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自己決志求生,唯當企及於此。若謂非此決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條,不依佛說矣。淨土三經,自古流通,并行願品為四經,豈可謂不奉為圭臬乎。今之修淨業者,多皆不知宗旨,但依事相。與而言之,亦可云淨宗中人。奪而言之,實百有九十九,皆屬無禪無淨土。何得以此等人為準。但以小本文簡義豐,故列於日誦。餘則隨人受持有異耳。衷論所說,有益者固多,有礙者亦復不少。若無擇法智眼,或恐未得其益,而備受其損。如一日七日十念不度等是也。受持讀誦,為佛門始終正行。即禪宗專務參究者,亦復如是受持。如藥山,仰山,永明,首山,棲賢湜,育王微等,但以拈提向上,則有似乎撥。不知拈提向上,舉盡世閒法法頭頭,皆歸本分。彼未得其門者,遂隨語生解,從茲一輩參禪者,率多藐視經教。此輩雖自名禪人,實屬法門罪人,如來逆子,何足挂齒。勸令受持讀誦,諸經無不如是,豈特金剛行願乎哉。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一著,歸重願王。但宜尊重華嚴,不可小視餘經。以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為經體故。華嚴之大,以其稱性直談界外大法,不攝二乘等故。法華之妙,在於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開跡顯本處故。台宗謂法華純圓獨妙,華嚴猶兼乎權。(即指住行向地等覺而言)然佛於法華為經王,於華嚴亦然。豈後世宏經者,必須決定於五大部,分出此高彼下,不許經經偏讚乎。修禪宗者讚禪宗,修淨土者讚淨上。不如是,不能生人正信,起人景仰。但宜善會其義,不可以詞害意。盂子稱孔子生民未有之聖,然孔子見堯於羹,見舜於牆,見周公於夢,其傚法企慕乎三聖者,何其至誠如是之極也。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業所牽,及轉地獄重報,作現生經報,偶罹此殃。但於平日有真切信願,定於此時蒙佛接引。若夫現證三昧,固已入於聖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不相礙。縱現遇災,實無所苦。而茫茫世界,曾有幾人哉。行願品義理宏闊,文字微妙。誦之令人人我眾生之執著,化為烏有。往生淨土之善根,日見增長。理宜自行化他。但不可以未持此經,即修淨土,亦屬偏僻薄福耳。蓮池,蕅益等,亦皆極力讚揚。彌陀要解中有云,如來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末後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進善財,及華藏海眾。噫,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尟疑多,詞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所以無隱謂華嚴即廣本彌陀,彌陀即略本華嚴。觀二大師之言,則知看經不具圓頓眼,其孤負佛恩處多矣。 (不慧)拙作,雖義有可取,不當以實千古之傑構,非一代之常文過譽,不幾以凡濫聖,置寸木於岑樓之上乎。汝前書謂揚州之行,願相隨喜,吾未曾進止。繼思汝高堂有親,室有弱妻少子,理宜在家修持,不可外面奔馳。以主人若在,外虞自然不起。倘久出不歸,不但孝教有失,或恐小人乘間盜賊水火,皆須預計。不但揚州不可去,即普陀亦不須來。縱欲談敘,郵局代為通知。彼此之情既達,而所費實無幾何。豈不兩得其宜乎,祈此後切勿發信,若有所敘,當於三月半後發之。揚州之行,總在四月半間。若決定又欲來山,亦當在三月半後。人皆於正香期來,不知香客過多,諸凡皆難如法。近來輪船開通,從正月至八月,皆有人來。閒時來,種種次第。忙時則諸凡皆成潦草矣。真心禮謁大士者,不可不知。佛道非深不高,非淺不大,能深能淺,始名常住,詞不達意。當云即淺即深,即小即大,法法圓通,故名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