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

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
印光大師


悲哉眾生,從無始來,輪迴六道,流轉四生。無救無歸,無依無託。若失父之孤子,猶喪家之窮人。總由煩惱惡業,感斯生死苦果。盲無慧目,不能自出。大覺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間,為其說法。令受三歸,為翻邪歸正之本。令持五戒,為斷惡修善之源。令行十善,為清淨身口意三業之根。從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三業既淨,然後可以遵修道品,令其背塵合覺,轉凡成聖。斷貪瞋癡煩惱之根本,成戒定慧菩提之大道。故為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三十七助道品等無量法門。又欲令速出生死,頓成佛道。故為說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使其不費多力,即生成辦。噫,世尊之恩,可謂極矣。雖父母不足譬,天地不足喻矣。(不慧)受恩實深,報恩無由。今汝等謬聽人言,不遠數千里來,欲以我為師。然我自揣無德,再四推卻,汝等猶不應允。今不得已,將如來出世說法度生之意,略與汝等言之。并將三歸五戒十善,及淨土法門,略釋其義。使汝等有所取法,有所遵守。其四諦,乃至三十七助道品等,非汝等智力所知,故略而不書。汝等若能依教奉行,便是以佛為師,何況(不慧)。若不依教奉行,則尚負(不慧)之恩,何況佛恩。
(雜著)三八 


●三歸者(歸,亦作皈,皈字從白從反,取其反染成淨之義。)

 一歸依佛。 二歸依法。 三歸依僧。 
歸者歸投。依者依託。如人墮海,忽有船來,即便趣向,是歸投義。上船安坐,是依託義。生死為海,三寶為船。眾生歸依,即登彼岸。既歸依佛,以佛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歸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歸依法,以法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歸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經,及修行種種法門,典籍,即經書也。)即歸依僧,以僧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歸依外道徒眾。
(三九)雜著



●五戒者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好生惡死,物我同然。我既愛生,物豈願死。由是思之,生可殺乎。一切眾生,輪迴六道。隨善惡業,昇降超沈。我與彼等,於多劫中,互為父母,互為子女。當思拯拔,何忍殺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於未來世,皆當成佛。我若墮落,尚望拔濟。又既造殺業,必墮惡道。酬償宿債,展轉互殺,無有了期。由是思之,何敢殺乎。然殺生之由,起於食肉。若知如上所說因緣,自不敢食肉矣。又愚人謂肉為美,不知本是精血所成。內盛屎尿。外雜糞穢。腥臊臭穢,美從何來。常作不淨觀,食之當發嘔矣。又生謂人及禽獸,蛆蟲魚暇,蚊蝱蚤虱,凡有命者皆是。不可謂大者不可殺,小者可殺也。佛經廣說戒殺放生功德利益,俗人不能得讀。當觀安士先生萬善先資,可以知其梗概矣。 


不偷盜者,即是見得思義,不與不取也。此事知廉恥者,便能不犯。然細論之,非大聖大賢,皆所難免。何也,以公濟私,尅人益己,以勢取財,用計謀物,忌人富貴,願人貧賤。陽取為善之名,遇諸善事,心不認真。如設義學,不擇嚴師,誤人子弟。施醫藥,不辨真假,誤人性命。凡見急難。漠不速救。緩慢浮游,或致誤事。但取塞責了事,糜費他人錢財。於自心中,不關緊要。如斯之類。皆名偷盜。以汝等身居善堂,故摘其利弊而略言之。 


不邪淫者,俗人男女居室,生男育女,上關風化,下關祭祀,夫婦行淫,非其所禁。但當相敬如賓,為承宗祀。不可以為快樂,狥欲忘身。雖是己妻,貪樂亦犯,但其罪輕微。若非己妻,苟合交通,即名邪淫,其罪極重。行邪淫者,是以人身行畜生事。報終命盡,先墮地獄餓鬼,後生畜生道中。千萬億劫,不能出離。一切眾生,從淫欲生。所以此戒難持易犯。縱是賢達,或時失足,何況愚人。若立志修持,須先明利害,(利,謂不犯之利,害,謂犯之禍害。)及對治方法。則如見毒蛇,如遇怨賊。畏怖恐懼,欲心自息矣。對治方法,廣載佛輕,俗人無緣觀覽。當看安士先生欲海回狂,可以知其梗概矣。 

不妄語者,言而有信,不虛妄發也。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以虛為實,以有為無等,凡是心口不相應,欲欺哄於人者皆是。又若自未斷惑,謂為斷惑。自未得道,謂為得道。名大妄語,其罪極重。命終之後,決定直墮阿鼻地獄,永無出期。今之修行而不知佛法教理者,比比皆是。當痛戒之,切要切要。以上四事,不論出家在家,受戒不受戒,犯之皆有罪過。以體性是惡故也。然不受戒人,一層罪過。受戒之人,兩層罪過。於作惡事罪上,又加一犯戒罪故。若持而不犯,功德無量無邊。切須勉之。 


不飲酒者,酒能迷亂人心,壞智慧種。飲之令人顛倒昏狂,妄作非為,故佛制而斷之。凡修行者,皆不許飲。並及葱韭薤(音械,小蒜也。)蒜,五種葷菜,(五葷菜,西域有五,此方但四)氣味臭穢,體不清潔。熟食發淫,生噉增恚。凡修行人,皆不許食。然此一事,未受戒者,飲之食之,皆無罪過,受戒飲食,一層罪過。即是犯佛戒罪。佛已禁制,汝又去犯,故有罪也。
(雜著)三九 

●十善者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 八不慳貪。 九不瞋恚。 十不邪見。 

此中前三名身業。中四名口業。後三名意業。業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十惡分上中下,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羅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決定無疑,絲毫不錯也。殺盜淫妄,已於五戒中說。綺語者,謂無益浮詞,華妙綺麗,談說淫欲,導人邪念等。兩舌者,謂向彼說此,向此說彼,挑唆是非,鬬構兩頭等。惡口者,謂言語麤惡,如刀如劍,發人隱惡,不避忌諱。又傷人父母,名大惡口。將來當受畜生果報。既受佛戒,切莫犯此。慳貪者,自己之財,不肯施人,名之為慳。他人之財,但欲歸我,名之為貪。瞋恚者,恨怒也。見人有得,愁憂憤怒。見人有失,悅樂慶快。及逞勢逞氣,欺侮人物等。邪見者,不信為善得福,作惡得罪。言無因果,無有後世。輕侮聖言,毀佛經教等。然此十善,總該一切。若能遵行,無惡不斷,無善不修。恐汝等不能體察,今略舉其一二。當孝順父母,無違無逆。委曲宛轉,勸令入道,斷葷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脫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決不依從,亦勿強逼,以失孝道。但於佛前,代父母懺悔罪過,斯可矣。於兄弟則盡友,於夫婦則盡敬。於子女則極力教訓,使其為良為善。切勿任意嬌慣,致成匪類。於鄰里鄉黨,當和睦忍讓,為說善惡因果,使其改過遷善。於朋友則盡信,於僕使當慈愛。於公事則盡心竭力,同於私事。凡見親識,遇父言慈、遇子言孝。若做生意,當以本求利,不可以假貨哄騙於人。若以此風,化其一鄉一邑,便能消禍亂於未萌,致刑罰於無用。可謂在野盡忠,居家為政矣。
(雜著)四十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慧圓居士書 印光大師


昨接來函言令鄉親有潘仲青者,在張家口,來函欲皈依。其人性質誠樸,學問亦有研究。彼既發心(某)只好隨緣。今為彼取法名為慧純。以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貪瞋癡等,雜糅其中,則佛慧便成眾生知見矣。
今既知佛慧本具,務于居心動念行事處檢點,不令貪瞋癡等知見發生。又須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戒殺護生,愛惜物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行化他,同修淨業,則其慧當漸漸而純。若能守此勿失,往生西方,則其純也更易矣。迨至煩惑淨盡,福智圓滿,則其慧純至其極,而圓成佛道矣。
世人每每妄謂自己有智慧,不知其為智慧,乃鑛中之金,了無受用,必須烹煉,使其鑛璞全消,方有利益耳。大意如此,祈為轉致。學佛之人,務在躬行。今人多圖口頭快暢,是說食嘉美,無益枵腹,可哀也。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慧郁陳慧昶二居士書(附來書) 印光大師

慧郁陳慧昶二居士書(附來書) 


(弟子等)業障深重,賦質愚蒙,幸聞淨土法門,而得歸依座下,惟有恪遵吾師老實念佛之訓,以期速了生死,不負婆心。夫既為佛子,應發自度度人之心。今(弟子等)未能自度,焉云度人。然遇親友,方便勸信,亦分內事耳。乃每有二種人,所見所說,其自誤誤人,實非淺鮮。一曰佛無欲,阿彌陀經所說種種金寶,似仍為欲,不若金剛經一切皆空,為高超玄妙。因茲藐視淨土法門,而不生信。此蓋不知金剛彌陀二經之義,而隨己意亂道者。一曰佛既令人看破一切,何自己反生此種種貪欲。(指阿彌陀經所說金寶。)吾人又何苦舍目前之實有,而希冀身後之渺茫乎。此則執著邪見,任意謗佛謗法者。然此二者,雖品有高下,其為邪見則一也,其自誤誤人則一也。(弟子等)力告以西方種種境界,皆係阿彌陀佛功德現化之莊嚴實相,自在享用福德之報,與五濁惡世業力所成就者不同。況娑婆所有,悉皆苦空無常,故應棄之而求得實際也。然愚夫之言,縱不乖正理,終不克啟其正信。伏念吾師,所有言論,如杲日麗天,無暗不照,敢乞聊書數語,以破此種邪見。 


來書所說二種邪見,乃以凡夫知見,測度如來境界。孔子所謂好行小慧,孟子所謂自暴自棄。此種人,本無有可與談之資格價值,然佛慈廣大,不棄一物,不妨設一方便,以醒彼迷夢。佛由其了無貪心,故感此眾寶莊嚴,諸凡化現,不須人力經營之殊勝境界,豈可與娑婆世界之凡夫境界相比乎。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現慈善光華之相,彼固無心求相貌容顏之好,而自然會好。造業之人,其心地齷齪汙穢兇惡,其面亦隨之黯晦兇惡,彼固唯欲面色之好,令人以己為正大光明之善人,而心地不善,縱求亦了不可得。此約凡夫眼見者。若鬼神則見善人身有光明,光明之大小,隨其德之大小。見惡人則身有黑暗凶煞等相,其相之大小,亦隨惡之大小而現。彼謂金剛經為空,不知金剛經乃發明理性,未言及證理性而所得之果報。實報無障礙土之莊嚴,即金剛經究竟所得之果報,凡夫聞之,固當疑為無有此事。金剛經令發菩提心之善男女,心不住相,而欲度盡眾生。雖度,亦不見我為能度,生為所度,及與所得之究竟涅槃之法。所謂無所住而生心,以迄無所得而作佛。將謂金剛經所成之佛,其所住之國土,亦如此五濁惡世之境界乎,為是空空洞洞一無所有乎。淨佛國土,人一聞名,身心清淨。彼謂之為貪欲,是蛆蟲日居糞坑,自命香潔,以栴檀為臭穢,不願離此糞坑,聞彼香氣也。盜蹠聚徒數千,橫行天下而為盜,反自命有道。而痛斥堯不仁、舜不孝、禹淫佚、湯武暴亂、孔子虛偽,為無道,正與此二種人之知見相同。又如近來廢經、廢孝、廢倫、裸體遊行,以為稟天地自然之德,不假造作。然夏則競裸,冬何不裸。謂稟自然,不假造作,掘井耕田紡織,方有飲食衣服,非造作乎。惡人阻破人為善,每每如是。謂善須無心為,有心即非真善。然古之聖賢,無不朝乾夕惕,戒慎恐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有心乎,是無心乎。總之,此種人意欲以不修持為高上,故作此種極下劣之瞽論,以自炫其明理。冀人以己為高明。為大通家,為真名士,而不知其全身在糞坑裡。除彼同知見者,有誰肯相許乎。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示柴也愚書

示柴也愚書 印光大師
(此一書,文鈔中無有,因世人多疑迷悟生佛及聖狂等義,故附錄于此,以釋群疑。)

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循是以求,其機在我。固宜上慕諸聖,下重己靈,戰兢惕厲,憤志修持,敦篤倫常,恪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夙興夜寐,無忝所生。能如是者,則為賢為善,不至玷汙天地。再加以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以期親證本具佛性,圓成無上菩提而後已。大丈夫生於世間,若不識大體,徒知飲食男女之嗜欲,聲色貨利之貪求,與諸異類,有何分別。忍令以可以為堯舜,可以作佛之資,作長劫輪迴於六道,備受眾苦之據,可不哀哉。汝既發心皈依三寶,當以念念對治煩惱習氣為本。閑邪存誠,克己復禮。改惡修善,敦倫盡分。精修淨業,自行化他。俾內而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外而親戚朋友鄉黨鄰里,同沐佛化,同成善人。則可不虛此生,不虛此遇矣。中庸云:人皆曰予智,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以其只知向外馳求,不知回光反照,故其害如此。若能反照自心,韜晦其智,以期自照,則便可學聖學賢,學佛學祖。必致生入聖賢之域,沒登極樂之邦矣。此(某)為汝命名之大意也。又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此四句若不善會,或致妄生疑議。今為略釋。初言聖、佛,皆約自心之本體而言,非已成聖成佛也。次言罔念克念、迷悟,乃約其人之逆順操持而論。末言作狂、作聖、即生、即佛,乃約逆順操持所得之效果而言。倘不知初言聖佛是約心之本體而說,則謂已成聖成佛者,又復會成狂成眾生,則其害大矣。故不得不為汝略說之。餘祈詳讀文鈔,自可悉知。祈慧詧是幸。